孩子已经能够用语言比较清楚的表达意思以后,就要注意日常和他说话的方式,增加让孩子表达的机会,促进大脑语言能力的发育。
少问用Yes和No来回答的问题
问句通常有两种: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。一般疑问句是用Yes和No来回答的问题,而特殊疑问句则不能用Yes和No来回答,而必须根据问题具体回答。比如以Who(谁)、Why(为什么)、What(什么)、When(什么时间)、Where(什么地点)和How(怎么样)开头的6种问题。
举个例子来说,孩子从幼儿园回来,你问他“今天的饭好吃不好吃?”你得到的答案很可能就是“好吃”和“不好吃”的其中一个,孩子很可能就不再给你提供更多的内容了。但是如果你问他“今天的菜哪个最好吃?”或者“你们幼儿园里的菜哪个最好吃?为什么?”孩子就要不得不好好回想和考虑以后再回答你的问题了。
由于回答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,所以叫做开放型问题。向孩子问开放型的问题,可以促进他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,而且由于回答是自由的,所以可以引出孩子独自的个性与特点。
比如带孩子们吃自助餐,引导孩子把当天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排出前三名,并且还要说出各自的原因,进行交流和讨论,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带孩子看电影或表演,可以根据他的年龄问他一些具体的问题,让孩子从小养成思考的习惯,以及用语言来表达他独自的个性和观点。但要注意你的问题不应该让孩子感觉烦躁。
增加让孩子表达的机会
在家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让孩子自由陈述他的想法。比如他想让爸爸告诉妈妈帮他买玩具,妈妈可以他自己想办法说服爸爸。
孩子在很正式的餐厅里吃饭,家长们不仅可以让他自己点餐,还可以叫他们自己去向侍者传达愿望。虽然孩子常常苦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意见,家长可以教给他如何说得更好,但是绝对不要事事代替他来表达。
家中如果有来往非常密切的邻居,有什么事情家长可以让孩子们去传话。这并不是偷懒,故意让孩子们去传话。是因为对他们来说传话是重要的使命,所以会很认真的听家长的吩咐,争取一个字不落的都传达到。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但提高了复述能力,还能提高听话时的集中力。
反问孩子的意见引导他自己得出结论
孩子脑子里的想法不受约束,自由自在,有时候也来挑战常理和规则。在孩子年龄幼小理解力和判断力都还很差的时候,我们要直接明确的告诉他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,不必对所有的事情都做解释。
到孩子三岁左右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以后,除了该对孩子说“不”的时候坚决的说不,还要解释和让他明白理由。到了四、五岁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以后,对孩子直接命令的次数就会少很多。听到他有一个奇怪甚至不合常理的想法,一开始就说“不”,你可能会得到两种结果:乖孩子听话但是不喜欢自己思考;有主见的孩子不听话和你对着干,或者避免直接发生冲突但是偷着做。
遇到孩子问问题,避免直接命令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,让孩子自己通过思考做出结论的话,他就不会凡事都来征求你的意见,也不会在不能请示父母的时候轻易做出鲁莽的事情。
很多问题其实孩子不是完全不知道答案,但是他们由于不愿意接受就来向父母倾诉和抱怨。如果家长上来就否定他的想法,会堵住孩子的思考过程甚至激起他的反感。
最好的方法就是接受他的问题以及抱怨,引导他独自思考得出正确或者有个性的结论。这样一能够锻炼他的大脑,二能够让他自己说服自己做出最正确的行动。
文章摘自:搜狐新闻